196体育四川报业博物馆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按照“存古续新、新旧共生”理念,对一座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的老建筑进行外观设计、功能提升而来。开馆后,博物馆将常态化征集展品、更新展陈,呈现四川报业高质量发展最新成果,建设不断生长的专业博物馆、共建共享的文化交流空间。
四川报业博物馆有哪些设计亮点?它将如何参与城市精神文化生活?对此,记者采访了四川报业博物馆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来建筑与城市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张勇。
四川报业博物馆整体呈三合院布局,南面开口,北面、西面分别临布后街和梓潼桥正街,东面连接川报集团大院,主体部分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我们选择了一种保护与提升相结合的设计策略,通过存古续新,达到新旧共生。”张勇说。
张勇表示,设计团队曾花了很长时间去回溯发掘原建筑的发展脉络。“从查阅档案资料,到走访川报退休老员工,比对老照片、现场核实,尝试还原建筑最初的面貌。”
经过多方考证,设计团队最终确定,博物馆主体建筑在刚建成时是一座红砖红瓦带铁艺窗的苏式工业风建筑。“建筑本身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外观设计时,我们采取‘修旧如故’的设计策略,恢复了红砖墙的外立面原貌BG大游。”张勇介绍,在此基础上,西面临街部分外立面采用镂空陶砖幕墙的设计手法,把传统的红砖材料进行现代建构,最终使新旧建筑能够融合共生。
张勇表示,通过这些步骤,使得老建筑的原真性和时间性及历史的沉淀得以体现,进而留住成都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
在“存古续新BG大游、新旧共生”理念下,四川报业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览、展陈的专业空间,也是一个城市开放空间BG大游,一个充满城市活力和生命力的文化策源地。
“什么叫文化策源地?它是一个能够把各类历史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在一起,又能带动整个片区进一步发展的场所。其能够激发和带动周边区域的城市更新,赋予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张勇说。
四川报业博物馆与四川传媒大厦、西部文化产业中心为邻,周边还有锦江剧场,以及省作协、省文联等单位,如何更好融入这片既有浓郁文化氛围又有鲜明川西地域特色的区域,并给这个积淀深厚的文化片区带来新的活力?
张勇介绍,考虑到博物馆未来与周边城市空间,包括红星路现代传媒走廊、华兴街特色街区等的融合需求,设计团队特意将博物馆一层打造为开放式多功能空间,展览则主要集中在二、三层BG大游。“人们进入博物馆,如果是看展,可直接乘电梯到三层,再逐层往下观展;如果是参加文化沙龙等交流活动,就直接去一层……”
设计团队还努力让博物馆的空间向外延伸拓展。比如,设计团队给建筑底层空间设计了三面通高落地折叠玻璃门。“门折叠后,博物馆一层空间就完全打开了,让建筑的室内空间与室外的庭院、自然融为一体。”张勇介绍BG大游。
此外,设计团队还从传统川西合院的回转檐廊中汲取灵感,在博物馆庭院部分增加了一条曲折多变的开敞连廊,让博物馆多了一处休闲及开展各种互动活动的多功能空间。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