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基建转型新基建「建管家」如何做好建工企业196体育的数字化管家?
发布时间:2023-05-10 01:28:25

  196体育飞速发展中的中国,建筑工程是最直接的表达。从当年一穷二白的基建“荒漠”,到如今公路成网、铁路密布、大坝矗立的基建“狂魔”,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6.6%以上,带动了上下游50多个产业发展,为全社会提供了超过5000万就业岗位。

  矛盾的是,一方面我国的“高、深、大、难”工程质量技术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如此庞大的市场,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还不高。据最新数据,2022年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渗透率仅为6.5%,仅高于农牧业1.9%的渗透率,这是数万亿的市场洼地。

  无数建筑人在探索中不断追寻着答案:如何改变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现状与相对落后的管理与生产水平之间的矛盾?如何从实现人力“替代”走向更深层次的脑力“增强”?如何推动工程建造走向更加高级的智慧未来?

  重庆憨牛技术创新服务有限公司旗下「建管家」,最早也跟很多同行一样,从建企的基础服务开始探索建企全链条服务产业,以“又笨又重”的传统方式服务老基建。直到有一天,其全国扩张的规模到了人工管理跟不上的地步,被迫探索数字化转型。没想到成就了如今的「建管家」——“线下+线上”结合的建工数字化企服平台,这在建工企服领域独一无二,形成了深深的护城河,逐步规模化、产业化、全国化。

  用一句绕口的话说,「建管家」实现了从老基建到新基建的转型,也同时服务于老基建和新基建。近日,36氪重庆独家对话「建管家」CEO赵杨,探寻「建管家」的破局之路。

  一般来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IT化,将纸质版的资料,如客户信息录入电脑,沉淀为数据;第二信息化,将沉淀后的数据进行静态处理,如ERP、OA等都是信息化处理工具;第三数字化,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再进行动态处理,达到以数据驱动业务优化的目的。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6%以上,竣工面积达到40亿平方米,建筑工人数量超过5000万,城镇化率已超过65%。然而,当各行各业都在被数字化改造时,2022年建筑业的数字化渗透率仅为6.5%,仅高于农业,位列实体经济行业倒数第二。

  第一,自知难。过去几十年,建筑业年均增长万亿,激励着地产商依靠高杠杆跑马圈地。而数字化转型投资多、周期长、见效慢,因此建筑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并不高,意愿不强。

  第二,推进难。现今,建筑业粗放式发展已成为过去,由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基建”“建筑工业化”和“双碳”等国家战略亦对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一些建筑企业开始意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但老基建向新基建转型谈何容易?梳理并明确自身需求难,找到合适的数字化建工企业服务商难,内部IT部门、业务部门、数字化部门协调难,导致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拉锯战。

  第三196体育,整合难。站在数字化建工企业服务商的角度,建筑业上下游产业链长、参建方众多、投资周期长,单个项目的工程队数量众多且质量参差不齐,各环节之间割裂脱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独立的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之间无法互通196体育,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孤岛。赵杨说,建筑业每个环节基本都是万亿级市场,没有哪家企业可以用数字化全部打通。

  传统服务类没有线上产品,只有线下业务,服务效率低,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困境尚未攻克,也无法为客户数字化转型深度赋能。

  数据平台类没有线下业务,只提供基础的数据查询服务和应用软件服务,数据背后的需求无法落地,而搭建线下服务团队属于重资产运营模式,极易拖累已有服务发展。

  线上向线下扩张难,线下向线上转型难,「建管家」生长于线下,原是一家传统建工企服公司,它是如何穿越数字化转型这条荆棘之路,形成“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的?

  2010年,「建管家」以建筑猎聘资质服务为切入点踏足建工企业服务,并在两年后迅速开始了全国的业务布局。摊子铺大了之后,到2019年,「建管家」突然发现公司的职能线无法跟上业务线的发展,管理问题随之而来,业务也受到了影响。面临困境,「建管家」被迫开始思考企业变革和产业变革的方向。

  第一阶段信息化升级。「建管家」率行业之先搭建了一个公司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所有业务搬到线上,实现总部和全国的信息互通,高效降本,能够提供其他建企不具备的服务基础设施。“业务员从哪里联系的客户,业务什么时候交付,在线上都可以看得到,”赵杨表示,“以前客户有投诉,通常是让下面的分公司去处理,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怎么搞得好呢?后来我们成立了客服中心、监察法务中心,通过线上系统对业务和员工进行审计和管理。”

  当大部分的建工企服企业还停留在纸质化办公时,「建管家」已经凭借着信息化优势,快速在全国18个核心省市布局城市公司,业务范畴也从人才猎聘扩展至资质、培训、财税等多元化的线下企服业务布局。

  「建管家」还将这套系统“内生外化”成可服务其他建工企业的SAAS系统,衍生出新的TO B业务196体育,帮助建筑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为他们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帮助进行投标分析、画像分析、经营分析、风险分析、行业趋势分析等,赋能建工行业的升级转型。

  第二阶段数字化、专业化变革。在过去十余年的建工服务经验中,「建管家」意识到建工行业要想实现数字化必须要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谁能够最先、最有效、最大程度地发挥数据价值,谁就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产业数字化通常有两种路径:行业+数字化,核心创业团队从行业中向外拓展;数字化+行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专家进入行业。

  「建管家」显然是前者,「建管家」通过AI、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以海量数据为核心,打造了坚实的打造产业数字化的底座,为建筑企业提供科学高效的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建管家」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建筑企业可以实时查询到竞争对手的最新动态,业内政策资讯,及时调整战略规划部署,制定战术打法,做到商机前置。

  依托综合大数据查询平台,「建管家」升级推出“1平台5产品”的五角星型服务体系,即1个综合大数据查询平台,5款高频应用场景产品:查业主、找资质、工程人脉拓展、证荐家、比建材。从市场商机196体育、人脉、供应链、项目管理等环节,5个产品贯穿建工企业数字化项目管理全流程解决方案。

  或许「建管家」也未曾想到,在其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无意之中形成了“线下+线上”顾问式专业服务模式,通过独有的“大数据查询分析+专家咨询+服务落地”的服务体系,帮助企业、政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其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服务管家和发展伙伴。

  其中,快、全、准、智的大数据是打通线上和线下、激发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关键密码。

  快:利用数据机器人控制算法,24小时不间断更新行业数据,更新速度和更新量稳居行业第一。

  全:已沉淀了超5000万工程项目信息,超1000万建筑企业信息以及超750万从业人员信息。

  准:「建管家」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算法整理全国超500家权威平台,打通了全国、省市四库一平台、信用中国等关键数据。

  智:通过AI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结合ChatGPT技术做到数据报告自动生成,定制化结果“千人千面”。

  从数据中来,到产业中去,将大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建管家」推出了“1平台5产品”的五角星型服务体系,立足于大平台的海量数据咨询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查业主”、“找资质”、“工程人脉拓展”、“证荐家”、“比建材”5个产品,帮助企业实现商机前置、项企联动、拓展人脉、降本增润和成本控制,帮助企业通过数字化工具开始开拓市场高效经营,助力其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建管家」资质的专业服务流程和模式,领跑行业发展。近年来各建企行业在资质改革的推动下,各项红利政策在全国遍地开花,各类建企对于资质升级都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建筑资质是建筑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直观体现,也是实现项目中标的关键因素。「建管家」首推了数字化、定制化、标准化、专业化、数字化服务流程,在服务企业的同时还可以帮助政府落实提高资质能力的要求。

  TO B端,「建管家」从资质服务开始深度绑定客户,形成了“1查询2分析3服务”产品模型,可覆盖整个建工大数据应用全生命周期,为建工企业提供建筑行业360°分析服务,帮助企业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获取商机增强市场竞争力。

  比如,赵杨提到,「建管家」的客户之一山东某知名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通过针对性的大数据查询分析,得到拟建、招标商机推送,企业信用、经营要素分析,建材市场信息等综合查询和分析报告,实现了洞悉市场商机,管控材料成本,同时找到了优质伙伴共建项目。

  同样的产品模型也适用于服务政府。TO G端,「建管家」可帮助政府充分了解目标建企,提升区域内建企服务水平,确保本地招商工作的执行;通过定期定量定性的数据分析报告,帮助政府及时了解建筑企业的经营情况、外部市场竞争环境情况、全国招投标信息等。最后,围绕建企及政府监管焦点提供劳务服务、集中采购和保函等服务,提升建企招引服务能力。

  赵杨表示,建工企业对线下服务的需求永远不会消失,强大的线下团队以及多年来积累的建工领域“数据海洋”,是「建管家」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优势。今年,「建管家」还将优化上线的财税、金融服务等,进一步完善服务生态,未来成长为一个建工企服领域综合服务平台。

  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赵杨表示196体育,“「建管家」做过调研,建筑行业跟别的行业存在5年的代差,数字化渗透非常低。「建管家」希望依托自己独一无二的“线上+线下”优势,成长为行业标杆企业,赋能建筑数字化,让更多的老基建向新基建转型,为飞速发展的中国建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TOP